我來到臺北城的桃花源──民生社區。
搭乘捷運到中山國中站,出站後左手邊的三民書局前等待公車。
風颳著我打了個寒顫,心裡卻滿是期待。
公車駛進民生東路,雖然同為臺北市,這裡的步調明顯慢了下來。
車上有個慈祥婆婆擔心我們二個下錯站,不斷告訴我們得在第幾站下車,暖意包圍著我們。
下車後,打開相機按圖索驥,新中街、富錦街、民生巷弄,交織在這桃花源裡。
我們踏著輕快的步伐,往綠意盎然的巷弄間鑽去。
或許不是上班時間,民生東路上人車不多,平添幾分閒靜。
悠揚的詩歌傳來耳邊,小朋友在禮拜堂裡嬉戲。
我們發現社區不只馬路邊種滿了樹木,就連防火巷也是一片蔥綠,
花花草草堆疊,把冷冷的灰牆隱藏在後,
看不見一張紙屑,小小防火巷也可以像個小花園一樣,充滿生命力!
這兒鄰近松山機場,為了安全考量,當時規定樓高不得超過四層。
也因如此,走在這完全沒有大樓櫛比鱗次的壓迫感。
一抬頭,視線穿透枝葉,就是寬闊的天。
風拂面吹來,樹葉窸窸窣窣細語著,我貪婪地享受深埋在都市裡的寧靜。
社區裡處處都找得到屋主的用心,有美式鄉村風、日式極簡風,不管是哪種風格都別具特色,
就算是未雕琢的一般公寓,擺上幾株花,種上幾顆樹,也很有味道。
富錦街上有很多家私立幼稚園,而且每家幼稚園都是這麼漂亮,看了心情好好,可是也感覺索價不菲啊!
民國五十年初,臺北市引進當時歐美流行的集合住宅社區概念,後巷都保留四至五米寬,
三步一小公園,五步一大公園,整個社區花團錦簇,擁有數條綠色隧道,歷時九年完成臺北首座美式模範社區。
我們中餐簡單的在路邊攤吃碗麵,就往朵兒咖啡館走去。
朵兒咖啡是《第三十六個故事》的電影場景,拍完後完整保留繼續營業。
電視播放著桂綸美的片花,我們被安排在吧台邊的角落,
靠背椅寬大舒適,深咖色茶几是適合放鬆的高度。
倚靠在土耳其藍的牆面,隨意翻著雜誌,大家輕鬆的輕聲交談,時間緩緩流逝....我啜了一口冰摩卡,
澎澎綿綿的厚實奶泡給我極大滿足,提拉米蘇送進嘴裡一抿化開,我和瞇相視而笑。
我們都是電影裡的某個角色,演臺北的故事。
捷運雖然便捷快速,但會錯失風光景色。既然今日是來享受臺北的美好,就要有個完美ending。
我們決定搭公車一路回板橋,我們幻想乘坐在屬於我們的小巴上,
看著窗外一幕幕景色,路人甲乙的表情,
聽瞇胡亂編著偶像劇般的浪漫情節,頭靠在她的肩上,微笑堆在臉上,臺北也可以這麼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