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2 2011.08.10
阿堂鹹粥→包成羊肉→連得堂煎餅→孔廟→延平郡王祠→法華寺→森茂碗粿→金得春捲→ 夕遊出張所→樹屋→德記洋行→東興洋行→陳家蚵捲→周氏蝦捲→安平豆花→松村魯味→阿明豬心湯→回謝宅喝啤酒
這裡是個新景點,是日式建築,我問雁妹為什麼叫夕遊出張所?她說夕遊是鹽的日本語しお(Si O),聽一聽覺得很有意思,回來查了一下網頁,夕遊出張所以前是「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分室」,後來改為宿舍,提供鹽務總局的家眷進駐。這裡也很適合觀夕陽,所以夕遊有雙關之意。「出張」是日語出差的意思,換句話說就是出差辦公的分辦公室。
這裡是產鹽的地方,理應以鹽為主角。一進出張所,映入眼簾的就是365種不同顏色的生日鹽,好繽紛唷!
屬於你的生日鹽都有販售唷!
裡頭還有很多鹽雕藝術品,都非常漂亮呢!
這是出張所主打的商品「雪鹽燒」,厚厚的彩鹽裡是一個蛋。
一個好像是35 元,不能挑色。
不挑色也還好,因為鹽要敲開才能跑出白煮蛋,其實跟一般白煮蛋沒二樣,我沾著鹽吃。
這次景點選了我沒去過的樹屋和德記洋行。樹屋就是很多樹盤繞在房屋的結構體上, 非常難拍照,拍半天也不知道在拍些什麼鬼。
原來樹屋是德記洋行的老倉庫啊!以下摘自http://forestlife.info/slide/s206.htm
這間原為「德記洋行」的倉庫老屋,因荒廢多年,多株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,氣根在屋頂及牆壁攀附生長,形成了「樹以牆為幹、屋以葉為瓦」的天然藝術品「樹屋」,生長茂盛的榕樹與建築物糾纏不清,讓本來平淡無奇的倉庫成為一個有趣的探險空間。根據台南市府文化局調查,「安平樹屋」的砌牆古磚部分取自「熱蘭遮城」紅磚,從門楣花崗石、窗框基石及木屋架構判定,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,台鹽老員工也指出一九三五年在此上班時,倉庫牆面就已經有榕樹盤根。擁有特殊情調及神秘氣息的安平樹屋,經過台南市府重新打造,猶如明珠蒙塵經仔細擦拭後,終於綻放出閃亮的光芒,市府對安平樹屋的設計手法,是將樹屋視作一開放地景藝術,因為景觀特殊,已吸引不少單位接洽辦活動,包括展覽、服裝秀、生態自然教學等,目前也是安平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。
英商德記洋行的建築讓我想到淡水的小白宮,一樣是白色牆面加上無數的拱門。
斑駁的牆面很有時代感,歷史悠久。
德記洋行。維基百科 居然和雀巢、開喜烏龍茶有關耶~
我忘了一個地方,東興洋行。
有露天咖啡座,來這兒喝上一杯咖啡,相當愜意呢!